前言
电影《一个勺子》是中国大陆演员陈建斌导演的第一部作品,改编自河北作家胡学文的小说作品《奔跑的月光》。电影在第51届金马奖获最佳剧情片提名之外,陈建斌还一口气荣获了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奖。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亦荣获最佳导演处女作奖项。本片在制作层面上至简,置景、服化,摄影设备等都是入门级的,但是却取得了非凡成绩,只能再次说明一个真理————中国电影缺乏“好故事”,中国电影最缺“好剧本”,唯有「故事」本身才是最具永恒魅力的,可以让电影闪耀星河,除此之外的明星、「小鲜肉」、大腕导演、金牌投资人等等,都是神“马”浮“云”,千年老二而已!
再次强调——『写出好故事,才有好电影』!请务必珍爱电影编剧,中国电影人且行且珍惜!
(一)
电影《一个勺子》以牧羊人『拉条子』好心施食给一个勺子(新疆、甘肃方言之“傻子”),惹得勺子尾随其后,并赖在家里引发的一系列家庭冲突和社会冲突,最后自己产生『勺子有啥用』的疑惑,将自己扮演成一个勺子勇敢的去探究人性之恶。
在电影当中,陈建斌导演自己主演了『拉条子』这个角色,其表演技艺在后半部分渐入佳境,但是他身兼编剧、导演、主演以及总制片等身份,有此表现实属不易。蒋勤勤扮演了拉条子的妻子「金枝子」,这明显简约了电影的制作成本,同时夫妻搭档出演剧中的夫妻,可以让陈建斌在现场快速的融入和切换电影中担纲的数重身份,保障好故事能出“好戏”。王学兵出演的“大头哥”,绝大部分的戏份是在开车时候与「拉条子」对答,这是对置景和表演的绝妙处理。陈建斌导演这样处理,既是无需友情客串演出的哥们投入太多的时间,也是让电影的置景简练,压缩制作成本;同时,在封闭空间里的戏剧冲突,可以让表演足够的出彩。
回到电影的故事本身,从头说起。我们说电影作为一门艺术,都是源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。电影中,拉条子可以是我们身边的许多人——尚有淳朴的助人为乐之善心,但又限于自身的卑贱和穷困,无法济世救人于长久。因此,当拉条子被一个勺子缠身之时,他难以自处,不知所措。孟老夫子说,“穷则独善其身.达则兼济天下”。依据圣人言,猛然间我们似乎有十足的道理嘲笑拉条子兄弟:真是好管闲事,自找苦吃。可是,拉条子兄弟只是施舍了一个包子,一个包子而已!似乎我们还无法教育他,说他违背了“穷则独善其身”的训诫。或者说,拉条子兄弟没错!
既然拉条子兄弟没错,那个「勺子」错了吗?难道我们要批判这个勺子如下——“拉条子送给你一个包子,你还想吃一辈子免费的包子?!这个勺子该杀!你简直就是勺子中的败类!”可是,影片中的这个勺子是无欲无为的,以科学的智商标准来衡量他,那么他只是勺子。但是,以勺子对自己的要求而论,其实他只需要有口吃的,有个地方睡觉(哪怕是羊圈),只要简单活着就行。天地间飞禽走兽何止万千,尚可以怡然自得,栖息繁衍,难道我们就不能容纳下一个勺子吗?显然不是。况且,影片中的勺子在脱去污浊的衣物,稍作梳洗,就是容貌堂堂的帅小伙,孺子可教。那么,勺子跟着拉条子这样的“好人”回家,那也是天性,他没有错。
那么电影还需要一群真正的坏人,制造剧情的冲突升级和剧情逆转。好莱坞编剧大师悉德.菲尔德有一句名言:「所有的戏剧就是一个冲突。没有冲突你就没有动作,没有动作你就没有人物,没有人物你就没有故事,而没有故事你就没有电影剧本」。拉条子是一个善良的牧羊人,他的妻子金枝子也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妇女,这两个角色在电影前半部分支撑了剧情的冲突——既有对「勺子」落户的“冲突”,也因此产生了家庭内部冲突。两个阵营之间本质上是一个阶层——穷苦百姓,并非恶人。另外,拉条子曾给大头哥(王学兵饰演)五万元,求他帮自己儿子减刑,未遂,于是他要向大头哥讨回五万元。但是这个外在冲突只是故事的一个辅线。按照戏剧的冲突原理,以上两个冲突无法持续升级,无法险象环生。怎么办?必须引进另外一股势力来“搅局”——匪。
(二)
“匪,指抢劫财物的坏人”,这是百度汉语上的解释。百度能琢磨点技术却无文化底蕴的老底,可见一斑。或曰,世上还有“抢劫财物的好人”吗?对曰,此乃“百度”其人,行竞价排名之道,强取豪夺。不能度己,何以渡人?只是,电影中的那些“匪”,确实把勺子当“财物”来看待了,明争暗抢。
回到电影中来,我们再看看其他人物的个性。女警察依法办事,是个好警察。拉条子向她报告了一个勺子跟随自己且赖在家里的事情,女警察说,这个勺子只要不害人,不闹出事,那就不违法,就不属于警察管。确实如此!仔细想一下,法律其实都给一个勺子留有活路。什么意思呢?我们说,“法律是道德的底线”,只有超越了道德底线,才动用法律武器。勺子只是想有口饭吃,有个地方睡觉,勺子不伤人,那么就完全有可能被善良的人收留,完全可以在世界上存活下来。所以,拉条子不收留这个勺子,可能还有其他人收留勺子,难道不是吗?类似问题,男村长也向拉条子说的很清楚———政府收留所多好啊,有吃有喝不用干活,好多人想去呢!随便让我写个说明,让政府收留一个勺子,这个办不到。啥意思呢,拉条子太把勺子当作负担了,负面情绪太重。其实,这正是拉条子的善良之处,有过多道德上的责任感,导致思想不解放,缺乏改造勺子和彻底接纳勺子的勇气。于是,拉条子用最原始的办法帮助勺子找亲人,张贴布告。由此,引来了几帮匪人“千里寻亲”,索要一个勺子。
“一个勺子有啥用?”这是拉条子的人生困惑。当年陈凯歌导演电影《无极》后,被自由职业者胡戈改编且戏称为《一个馒头的血案》。如果以此参照,这部电影或可命名为《一个勺子的争夺》。金枝子在影片中说了,现在社会上的匪徒很多,他们利用各类勺子来赚钱——出卖勺子的生理器官,把勺子们折磨成残疾人然后控制其乞讨赚钱,无恶不作。影片中,大头哥领来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,在夜里开车到拉条子家把勺子带走了,声称找到了亲弟兄,并硬塞给拉条子酬金。不久,蒙着口罩的一对男女,两位摩托车哥们等,陆续前来认亲,都向拉条子索要一个勺子。突然间,勺子似乎亲友团阵容强大,争抢着要把一个勺子领回家,彷佛世间的大“仁义”降临,千里寻亲,急不可待。
勺子真的是给人拐走啦?大头哥与带走勺子的不明身份男人是合谋吗?勺子今后生活将是怎样的?这个成为了拉条子的巨大疑惑。由此拉条子与妻子、大头哥、三哥等产生激烈冲突,他一心想找回这个勺子。忽然,他心中的仁义善念,似乎又强烈到要迸发出来了。妻子金枝子骂他,你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勺子,为了找回那个勺子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过了。妻子不让他睡里屋,拉条子睡在羊圈,梦中自己成为了勺子,被自己心中的“恶我”谋杀。村长鄙视他说,你现在竟然开始干这个勾当了,拐卖勺子赚大钱。三哥说他,就你这点见识和智商,还想弄明白一个勺子有什么作用?白费劲!三哥还特别强调,“生活就是这样的”。最后,勺子去找大头哥,想听大头哥“破解”一下:大家抢一个勺子,有啥用?他以为大头哥事业最成功,最有见识。但是大头哥说,我要是有那本事弄明白,我还呆在这个小地方讨生活!言下之意,大头哥自认为还不够匪气,不够心狠,否则他早就不是池中之物啦。拉条子只想得知这个答案,他死缠不放。直到大头哥以为他疯了,情急之下把五万元给他,免得纠缠不清。大头哥赶他下车,痛扁他一顿,弃之扬长而去。
(三)
拉条子孤独的站在雪地上。此时此刻,我们似乎隐约看到了「一个勺子的诞生」——拉条子执着探究不务实的“真相”,被家人(妻子)排斥,被朋友(三哥)嘲笑,被强者(大头哥)欺辱。而且不止于此,当拉条子把勺子的帽子戴上去以后,一群迎面走来的少儿用雪球来打他,骂他是一个“勺子”。虽然此时,拉条子已经身怀巨款(人民币5万),心存善念(要找回勺子),但是因他一身破衣裳,流浪汉的装扮,已经被孩子们残酷的划归了勺子的行列。这群孩子在电影中两次出现,一次出现是打那个勺子时,被拉条子驱散了;第二次就是这群孩子直接将衣衫褴褛的拉条子当作勺子打!孩子们应该是多大的一个希望!这个世界会更好吗?
《道德经》有云:“大道废,有仁义智慧出,有大伪”。拉条子施舍一个包子的小小善举,却成为了一个勺子心中的“仁义”之举,使得勺子紧追不放,愿意身心托付。拉条子最终要回了五万元钱,因仁义而智慧,他决心扮演成勺子去探究黑暗世界里一个勺子的“功用”。正恰是:纵身一跃,直捣玄渊;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。
最后,我想说,相由心生。影片中的世界若是“大道不废”,那么电影中的年轻勺子应该是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人,因为勺子似乎与不明身份的男子亲热拥抱,情同手足;如若你以为这个世界“大道废”,我却看到更多「拉条子」这样的仁义之子挺身而出,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”。